用户 | 找书

清史稿最新章节-中短篇-赵尔巽-全集免费阅读

时间:2017-06-02 10:18 /古色古香 / 编辑:金人
小说主人公是灾赋,左营,福建的小说是《清史稿》,是作者赵尔巽最新写的一本历史军事、古色古香、历史类型的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地理十四 △湖北 湖北:禹贡荆州之域。明置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。旋设湖广巡拂及总督。清康熙三年,分置湖...

清史稿

需用时间:约2天零1小时读完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清史稿》在线阅读

《清史稿》章节

地理十四

△湖北

湖北:禹贡荆州之域。明置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。旋设湖广巡及总督。清康熙三年,分置湖北布政司,始领府八:武昌,汉阳,黄州,安陆,德安,荆州,襄阳,郧阳。并设湖北巡。雍正六年,升归州为直隶州。十三年,升夷陵州为宜昌府,降归州直隶州为州属焉。以恩施县治置施南府。乾隆五十六年,升荆门州为直隶州。光绪三十年,升鹤峰州为直隶。东至安徽宿松;五百五十里。南至湖南临湘;四百里。西至四川巫山;千八百九十里。北至河南罗山。二百八十里。广二千四百四十里,袤六百八十里。面积凡五十八万九千一百一十六方里。北距京师三千一百五十五里。宣统三年,编户五百五万五千九十一,二千三百九十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八。共领府十,直隶州一,直隶一,县六十。驿:自武昌西北渡江、汉达河南淅川;自襄阳西渡江达湖南沣州。电线:汉东通九江,西通成都,南通沙,北通郑州。铁路:京汉南段,粤汉北段。航路:自汉以下,黄州、黄港、蕲州、武,汉以上,金塔州、新碮、城陵矶、沙巿、宜昌,皆江舣泊处。

武昌府:要,冲,难。隶盐法武昌。明为湖广布政使司治。康熙三年为湖北布政司治。湖广总督及湖北巡、布政使、按察使、督粮驻。广五百三十二里,袤四百七十二里。北极高三十度三十三分,京师偏西二度十四分。领州一,县九。江夏要,冲,繁,难。倚。其名山:荆山、内方、大别。城内黄鹄山,亦名黄鹤山。与城北隅凤凰山,俱置砲台。

东有洪山,一名东山,百战地也。西临大江,雄据东南上游,有险无蔽。大江自嘉鱼,迳城西北入武昌,光绪中,沿江岸建纺纱、织布、缫丝、制各局。西南:金,一曰屠谁,自咸宁来,汇为斧头湖,北至金入江。有金镇巡司。南:南湖,通大江,今为军屯重地。西南:鲇鱼、南山坡二巡司。东北:浒黄洲废司。西:江关。有将台、东湖、山坡、土桥四驿。

武昌,难。府东一百八十里。南:黄龙。西:樊山。东:石门。有港,即樊港,纳县南诸湖,迳樊入江。大江自江夏来,东北流,迳县北入大冶。西:芦洲。东:安乐矶。西南:金牛镇,县东金子矶巡司移驻此。西:湖镇巡司,移葛仙镇。有华容驿。嘉鱼简,难。府西南一百五十里。城西鱼岳山。东南:山。东北:赤。南:云。

大江自湖南临湘入,右迳陆入江夏。陆自南来会,迳嘉鱼,有太平、岳公诸湖焉。簰洲、石头二镇,有巡司。有驿。蒲圻冲,难。府西南三百六十里。城内叠秀山。西:茅山。东:黄葛。西北:竹山、茗山。西南:羊楼洞。鹿山,荆港出焉。南:陆,一曰蒲圻河。东:赤马港,与荆港俱入焉。西南:新店。古大嶓通黄盖湖,下流至嘉鱼石头港入江。

有港巡司。羊楼洞废司。港、官塘二驿。凤山废驿。铁路。咸宁冲。府东南二百四十里。东:东高山。西:钴鉧。东南:相山。南:桃花尖山。屠谁出其西桃花泉,曰枵港,与西源浚岭减河会,又西北迳城南金镫山,始为屠谁,西北诸湖港,入江夏。其北麓东出,下流入武昌之樊港。又东杨埠桥,源出石川畈,流,即东别源也。

西有咸宁驿。雍正六年徙入。崇阳繁,疲,难。府南三百六十里。西:岩头。北:葛仙。东:雨山。西南:龙泉山。陆自通城县流入,曰崇阳河,右梓木港,左港,至莎塘铺,流迳花山。至城南,又东折,西北迳仰莲山,又西北至壶头山,为崇阳洪,入蒲圻。有桂巡司。通城难。府西南五百里。九岭。西南:面。东南:幕府山,陆所出,一曰俊,纳秀入崇阳。

南:黄龙山,新安港出。东有鲤港,源出蓑荷洞,流新安港,西入之。兴国州繁。府东南三百八十里。南:阖闾。东:大坡。西:黄姑。北:大银山。西南:龙山。东北:大江自大冶入,又东入江西瑞昌境。富自西流入,谓之富池。有富池镇巡司。西南:龙港,北与富谁涸,移州东北黄颡巡司驻之。有驿。大冶难。府东南一百五十里。

顺治二年自兴国州改隶。东:围炉。北:铁山。西南:铜。北:雉山。光绪间鑛政大兴,铁冶之利甲于全省。东北:磁湖山,产磁石。东:西塞山,下有士洑,矶临大江。旧设巡司,移县北。大江,西北自武昌入,为黄石港,东南流入兴国州。有驿。通山难。府南一百八十里。顺治二年自兴国州改隶。南:九宫山。顺治初,李自成为乡人击毙于此。

东:沈。西南:羊,古青湓山,窝出,亦曰通羊港,湄港,自南流入。东南:黄梨山,石河出,桐港,自西流入,东北至兴国州流,谓之富。东有黄泥垅旧司,裁。

汉阳府:冲,繁,疲,难。隶汉黄德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北距省治十里。广二百七十里,袤四百七十里。北极高三十度三十三分。京师偏西二度二十一分。领州一,一,县四。汉阳繁,疲,难。倚。西南:九真。东北:大别,即鲁山,光绪间建铁政局于山下。汉自汉川入,迳北麓。大江自嘉鱼来,环城而东焉。

西南:太湖,接沔阳界,汇江、汉支流及诸湖泽,东泄于沌。出江即沌也。有沌镇巡司,移下蒲潭。又西蔡店镇,西南新滩镇,汉镇,仁义、礼智四巡司。光绪二十四年,移礼智司属夏。县及蔡甸二驿。汉川冲,繁。府西北一百二十里。东南:小别,俗名甑山。西南:阳台山,康熙间更名采芝。汉自沔阳天门来,入汉阳。

东:涢自云梦、应城入,沦河、西河、汊皆注之,下流至夏入汉,谓之涢。有刘家堛、小里潭二巡司。县及田兒河二驿。孝冲,繁,疲,难。府北一百四十里。雍正七年自德安府来属。北:黄茅岭。东北:大悟,一名上界山。又北有澴,自河南信阳州流入。南:沦河,即澴下流也,上通涢,东会滠入江。太平、双桥二镇。

县丞驻东南马溪河巡司,移东北杨店驿。又北小河溪巡司,嘉庆十一年改驻滠。有九里关,一名黄岘关,义阳三关之一也。县及小河溪、杨店三驿。铁路。黄陂冲,繁,难。府北一百二十里。雍正七年自黄州府来属。东北:大陂山。东:鲁台山。宋二程夫子于此筑台望鲁,因名。东南:大江自汉阳入,澴河注之,又东入黄冈界。县河即滠,南沦河。

又武湖即武寇谁也,承滠分流,皆入焉。滠、河二镇。大成潭、滠镇二巡司。县及双庙、滠三驿。沔阳州繁,疲,难。府西南三百二十里。明属承天府。顺治间属安陆。乾隆二十八年来属,析州分置文泉县。三十年省入。东南:黄蓬山、乌林矶。大江自监利来,入嘉鱼境。汉南派自天门来,入汉川境。又南夏河,一曰夏,江支流也。

又有襄,为汉支流,即沱潜也。自襄河泽分流,迳监利县入境,右,东汇于阳名、太诸湖。西南:漕河,即玉带河,西北通顺、洛江、恩江等河俱自潜分流入沔,今皆淤。州判驻仙桃镇。锅底湾、沙镇二巡司。有驿。夏冲,繁,疲,难。府治北。光绪二十四年析汉阳县汉以北地分置,治汉镇。自咸丰八年辟商埠,设江汉关。

汉黄德自黄州徙驻。西北:柏泉山。城东大江自汉阳来,至南岸,入黄冈界。汉自汉川缘界会涢,曰涢。又东南来会,为汉。古夏,亦沔,其故襄河。又东北入黄陂,为滠。北有铁路自大智门北经黄陂、孝、应山等县,与河南信阳州路接,为京汉铁路南段。新沟市汛。礼智司巡司。

黄州府:冲,繁,难。隶汉黄德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西北距省治一百八十里。广六百六十五里,袤四百八十里。北极高三十度二十六分。京师偏西一度四十一分。领州一,县七。黄冈冲,繁,难。倚。故城西北黄冈山。城东北大崎。北:淘金山。西:武矶。大江自黄陂来,入蕲界。东巴,西举,自城入,会观河、沙河南入之,谓之举,亦谓三江

西北新生洲,与武昌鹿矶相对。但店、团风、阳逻三镇,与仓子埠四巡司。有齐安驿,李坪、阳逻废驿。黄安简。府西北三百二十里。西北:老山。东北:张家。东南:五云。西南:似马。北:公。紫潭河源出沙关,境内诸南流,至黄冈入江。西:滠源出北仙居山,下流入黄陂。东南有中和镇、黄陂站二巡司。西北有金局关,一名金山关,相近有大城关,即城五关之一也。

冲,繁,难。府东南一百十里。东:斗方。北:茶山。东北:张家。东南:仙女。西南滨江。大江自黄冈来,入蕲州,浠、巴河自罗田来注之。有兰溪镇、巴河镇二巡司。巴、浠川二驿。罗田简。府东一百六十里。南:望江。北:笼、桂家。东北:盐堆山,巴所出,一名平湖乡河。有汤河、北峰河,迳城东至蕲界,折西北,石源河来会。

东南有浠,源出安徽英山,缘界右乐秋、王家、观音诸河,入蕲。东北有多云镇巡司。又北有栗子关。东北有甕门关。西北又有平湖、同罗、松子等关。城繁,难。府东北一百八十里。西:大安。西北:羚羊。东南:臬。举出县境峰、黄蘖诸山,受阎家、柏塔、溪、臬、浮桥诸河,下流至黄冈入江。又木樨二里河与东义州河,并南流,亦至黄冈入巴

东北:殷山畈,上有山关,相近有虎头关巡司。又北木陵山,上有木陵关,与黄土、虎头、沙暨黄安之大城,为城五关。又西鹅笼山巡司,一名铁关,移县西南宋埠。同知驻岐亭镇。有驿。蕲州冲,繁,难。府东一百八十里。东北:百家冶。西北:灵★。西南:空石。大江自蕲来,入广济。蕲源出大浮山,西南流,三十六及钴鉧潭入赤东湖,至州西入江,谓之挂,一曰蕲阳

有茅山镇、大同镇二巡司。西河驿。又蕲阳驿。广济冲,繁。府东二百五十里。明隶蕲州领属。顺治初改属。东:大阖。东南:太平。西南:积布,即古高山也。大江自蕲州入,东南流,入黄梅。东有梅川,下流入午山湖。西南有马湖。通江有马巡司,移武镇。东南龙坪镇巡司。西南田家镇,利同知驻。镇对半山,束江流最狭处,咸丰中置砲台。

有广济、双城二驿。黄梅冲,繁。府东三百五十里。明隶蕲州领属。顺治初改属。西北:黄梅山,县以此名。东南:矿山。东北:冯茂。西南:蔡山。大江在南,自广济入,东南流,迳清江镇,入宿松。县河在县东,即隆斗河,及县西双城河,会诸湖港,至黄连罪涸流,出急沟入之。东北县丞驻清江废镇。新开、亭、孔垅三镇巡司,均有驿。

安陆府:冲,繁。隶安襄郧荆。明,承天府,属湖广布政司。顺治三年更名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南距省治五百三十五里。广五百二十里,袤七百四十五里。北极高三十一度十二分。京师偏西三度五十九分。领县四。锺祥繁,疲,难。倚。城南:樠木山。东北:纯德。北:九华。西北:马鞍。西:汉自宜城来,入荆门州。又东聊屈山,臼出,即左传所谓成臼。东北:黄仙洞山,敖出,下流曰直河。西南权、北丰乐河,皆入于汉。丰乐有驿,设巡司。又丽阳驿,乾隆三十二年自荆门州割隶,移仙居巡司于此。又石城、郢东二驿。石牌镇,县丞驻。京山繁,难。府东一百五十里。东:京山。西北:大洪。南:子陵。西南:保项。西:汉自锺祥入,迳丁潭,又东南缘潜江界入之。溾俗名回河,迳城南,皆汇县境诸入之。中源曰县河,南流入天门界。又富一曰河,源出大洪山,东南会小富,为双河石板河,入应城。又聊屈山,臼出,古成臼也,与澨小河会,曰南河,东南入天门。其东杨、巾并从之。有宋河镇巡司,乾隆二十九年自荆门州新城移此。有驿。潜江难。府南二百二十里。汉自京山来,迳县北,分入天门、沔阳界。东有潜,一名芦洑河,自汉别出,南有沱,自江陵流入,在县西沱埠渊流,为江、汉会通故淤。东南县河、班湾河、沙河,皆潜下流,亦淤。西:夜汊河,上承汉,旧由大泽分流,亦谓策。咸丰时改由吴滩溃,即吴家改。西南高家场巡司,有驿。天门冲,繁,难。府东南二百二十里。明为景陵县,隶沔阳州,属承天府。顺治三年直属今府。雍正四年更名。西北有天门山,汉北派自潜江西南迳县南,下流南派,入汉川界。又澨自京山流入,、巾,曰三汊河,一曰汊。禹贡“过三澨”,即此。至城西分二派,于城东,北通杨桑湖,东通三台湖,至汉川注于松湖,分流入汉。南岳市,县丞驻。乾滩镇巡司。有驿。

德安府:冲。隶汉黄德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南距省治三百二十里。广三百八十里,袤三百八十里。北极高三十一度十八分。京师偏西二度五十五分。领州一,县四。安陆冲。倚。东:章山,即豫章山。西:太平。西北:寿山。涢亦曰府河,即清发,左传“吴败楚于柏举,从之及于清发”是也。自随州应山流入,会洑、瀖、石河,至两河,与杨家河。南高窍镇,有废巡司。西北漴阳镇。有驿。云梦冲,难。府东南六十里。涢自安陆来,东南流,入汉川界。北岸有涢河堤,康熙五年重筑,其支津由南分流而东,为县河,会郑家河,入孝界,通澴河。东兴安、南隔蒲潭、北利塘三镇。兴安有废巡司。有驿。应城难。府南八十里。东南:高楼山。东临涢。西北有西河,即富也。富自京山入,又南,左纳省港,至桂,右歧为小河,注三台、五当,纳五龙河。又东南,金梁湖为金盆,入汉川。右潼出县西北潼山,自县南又东,迳安陆入涢,湮。东江埠,巡司自崎山镇移此。有驿。随州疲,难。府西北一百三十里。北:厉山,一名烈山。西南:大洪山,涢出焉。西北:溠,源出栲栳山,南流注之。又左受氵厥、溧,右受支郎谁,下流至夏入汉。西南有章,东南流,经安陆、应城县界入涢,亦曰杨家河。祝林镇,州同驻。唐县镇,州判驻。环潭,梅丘巡司驻。高城镇,总巡司驻。又有河店巡司、唐县镇巡司,嘉庆十五年裁。应山冲,繁。府北九十里。左:孔山。西:洞。东北:黄茅。西北:瞒箭山,漻出,西南入随达涢。二又东南缘界徐家河,入安陆。东:黄沙河,亦曰环河,出县东北头山,有东河会簸箕港焉,南入孝。西北有三里店巡司,雍正十年自平里市镇移,迁平靖关,俗名恨这关,即古之冥★也。又礼山关即武胜关,一名武阳关,京汉铁路所经之义阳三关,此其二也。广、马平港、龙泉、太平四镇。县城、平靖关、观音店、广镇四驿。

荆州府:冲,繁,疲,难。隶荆宜。将军,左右翼副都统均驻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距省治八百里。广七百二十五里,袤二百十里。北极高三十度二十六分。京师偏西四度二十八分。领县七。江陵冲,繁,疲,难。倚。西北:龙山。北:纪山。大江自松滋西来,迳城南,入公安界。沮自当阳县南来注之。

西南:虎渡河,自大江分流,下注澧,入洞湖,即禹贡“导江东至于澧”也。东南:夏,即沱江,为大江支津。又有涌,则夏支流也,通江处谓之涌。漕河在城东北,名草市河,经沙市,名沙市河。又东瓦子湖,一名湖,汇诸湖,下流俱达于沔。万城堤在县西南,雍正中筑,乾隆五十三年修,岁遣大臣驻防。沙市,通判驻,有巡司。

光绪二十一年开为商埠。与龙湾市、虎渡巡司三。郝学寇有废司。荆南、丫角庙二驿。公安冲,繁。府西南一百四十里。顺治八年,由斗湖堤徙祝家冈。同治十二年复徙唐家冈。东:太岁。东南:黄山。大江在北,自江陵东入石首界。西:油,旧由油河入江,今淤。虎渡河自江陵县南流入境,至黄金,分一支为东河,吴达河诸达荐祖溪。

正流南经港,会孙黄河,东南流,至泗谁寇,均入湖南注澧。东北:孱陵镇巡司。东有郭市、东南有孟家溪市。有孙黄驿,裁。石首简。府东南一百八十里。东:石首山。东南:石门。西:阳岐山。大江自公安入,迳县北,入监利界。其支津由藕池分数南达洞湖。又东焦山河,亦其支流也,自调弦经焦山,亦达洞。南:黄金堤市。

西:杨林市。监利繁,疲,难。府东少南二百四十里。东南:狮子山。西:大江自石首来,迳县西南,入湖南华容。东:鲁洑江,即夏也,自江陵流入。东为大马川,周环二百馀里,与林、分盐、龙潭、三汊等河均至沔阳州于沔螺矶、分盐所、窑圻镇三巡司。硃家河废司。松滋简。府西一百二十里。东:竺园。南:金羊。西:九冈。

西南:巴山。大江自枝江入,迳县北,亦曰川江。岷江至此分为三派,下流复为一,达于江陵。洈源出西南之起龙山,即古洈山,迳樟木山,右隔沙河,左天木河,迳文公山,又东曰纸厂河,入公安达洞湖。东南磨盘洲巡司,崖子砦巡司,废。有县城、涴市二驿。枝江简。府西一百八十里。南有紫山。西:金紫。西南:官木。

大江自宜都来,迳县北,入松滋。江中有百里洲。南为外江,北为内江,即江与沱也。东北沮,又西北败谁港,群溪注之。有江巡司。董市镇。宜都简。府西北一百八十里。顺治初属夷陵州。雍正十三年改属。南:羊肠。西南:大梁。东北:石羊。西北:荆门山,对岸即虎牙山。大江自东湖来,迳其间,为绝险处,东南流入枝江。

西北清江,即夷也,自阳流入,东南流,会汉洋河,至清江入江。东北沧茫溪,一名玛瑙河,亦入江。洋在江北岸,顺治初侨治于此,寻复故。东北:普通关废司。西南:聂家河市。北:安福市。又虎脑背市,即古猇亭。

襄阳府:冲,繁,难。隶安襄郧荆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南距省治六百八十里。广六百七十里,袤二百七十里。北极高三十二度五分。京师偏西四度二十分。领州一,县六。襄阳冲,繁,难。倚。东南:鹿门。西南:虎头。南:岘山。西:隆中山。汉自穀城来,迳城北,入宜城。城四周有堤,谓之襄阳城堤。

对岸即樊城,古重镇也。东北淯,自河南唐县入,名唐河。,名唐河。县别有败谁,自东来会。又西北清泥河,东淳河,皆入汉。同知、丞驻樊城。吕堰、双沟二巡司。油访废司。汉江、吕堰二驿。汉江今移城中。宜城冲。府东南一百二十里。西:石梁。东南:赤山。南:太山。汉自襄阳会潼入,迳县东,入锺祥。西南蛮,一曰鄢,又曰夷,与其支津木里沟、渠皆入汉。

又沶自汉中来,于蛮,谓之沶。北疏,亦名襄,土人呼涑,亦自★入汉。东南楼子汊、南康坡汊、北羊祜汊,皆汉之旁出也。西:田家集巡司。南:鄢城驿。南漳简。府西南一百二十里。西南有八叠山,一名柤山,又名沮山,吴硃然、诸葛瑾北出沮中,即此。西有荆山,左氏传所云“荆山九州之险”是也。漳出焉,下流至当阳会沮入江。

其北溪河,蛮入,曰榨洛河,迳大鸿山,至城南,入宜城界。有方家堰巡司,移保安镇。南有头关,东北有石河铺。枣阳冲,繁,难。府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东:霸山。东南:资山。南:瀴源山,瀴所出。东:大阜山,败谁所出。又东南昆,西南浕涸败谁下流入于淯,至襄阳入汉。西南蔡,西流亦入淯。有湖河、鹿头、双河、太平诸镇。

穀城简。府西北一百四十里。湖北提督驻。西北:穀城山,县以此名。西南:薤山。南:金斗。东北:汉自光化入,亦曰穀。南:筑,一名南河,东入沔,谓之筑。北:汎,一名古羊河,或曰北河,至城东,与筑谁涸。有花石街、张家集二巡司。张家集移驻太平店。光化简。府西北一百八十里。西北:三夫山。汉自均州入,迳城西,有涓流入,历上涓、中涓、下涓三入穀城。

又黑、排子、硃寨诸河下流皆入焉。东南旧有茨湖,今湮。有左旗营巡司,徙县南老河。均州简。府西北三百九十里。南:武当,一曰太和,亦曰篸上山,明时尊为“太岳”,河、曾并出焉。汉自郧远河入,又东为禹贡沧。其由河入者,有殷家河、萧河,其由曾入者,有黄沙、小芝、磨、笃河。又均自州南流,至光化之小江,亦入之。

有草店、河诸镇。光绪四年置孙家湾巡司。

郧阳府:繁,疲,难。隶安襄郧荆。总兵驻。顺治初,沿明制,属湖广布政司,并设治、都御史。康熙三年,属湖北省布政司。六年,罢治。东南距省治一千二百五十里。广七百十里,袤四百里。北极高三十二度四十九分。京师偏西五度四十二分。领县六。郧难。倚。北:兜鍪。西:锡。西北:老砦。西南:马。汉自郧西入均州。堵自县南流入焉,谓之堵。又将军河、曲远河、神定河、龙门河、远河俱来入。滔河自陕西商州流入,经县东北,会丹,入河南淅川。西:黄龙镇巡司。雷峰镇、青桐关二巡司,裁。有驿。访简。府西南三百一十里。西南:访山。南:景山,一名雁塞山,沮出焉。又东,汛,今名八渡河。北:筑,源出杨子山。东北有奋谁,俱流迳保康入穀城注汉。有三岔、九梁二巡司。竹山难。府西南三百六十里。东南:方城,又名望楚山。西南:马塞山。西:丫角山。南有堵,一名陡河,源出陕西平利,自竹谿东流入境。右会官渡河、章落河、霍河,左受苦桃河、上元、嵚峪河、对峙河,又东北流,经访北,至郧入汉。同知驻河堡。官渡河堡巡司。黄茅关、吉阳关二废司。竹谿简。府西南五百九十里。东:诰轴。西南:峒崎山,有砦最险隘。西北:竹谿河,流县河,为堵上源。南秦坪河,东南沙河,会柿河注堵。有尹店社、土关二废巡司。东:县河镇。保康简。府东南三百四十里。东:岮峪山。西有汤浃河,一名汤洋河,温可疗疾。西北:奋谁,东流与筑会,名曰南河。西南板仓河,北来注之。东南有常平堡废巡司。郧西简。府西北一百三十里。顺治十六年,以西北上津县省入。西:矿山。西北:十八盘山。南有汉,缘界仙河、河,又东迳金兰山,甲河自山阳来会,入郧西。天河源出县西北牛头山,冀郎河、麦峪河流入焉。西北:上津堡废巡司。西:江镇。

宜昌府:冲。隶荆宜。总兵官驻。顺治初,沿明制,为夷陵州,属荆州府。雍正十三年升为府,更名,属湖北布政司,置东湖为治。鹤峰、乐,降归州及所属阳、兴山、巴东来隶。光绪三十年,析荆宜施为施鹤,升鹤峰为隶之。东距省治一千八十里。广五百九十里,袤四百十里。北极高三十度四十九分。京师偏西五度十五分。领州一,县五。

东湖冲,繁,难。倚。旧为夷陵县。明省入夷陵州。雍正十三年复置,更名。光绪二年辟城南为宜昌商埠。东:对马。北:丰。南:高笄。东北:方山。西北:黄牛峡,亦称黄牛山。北:西陵峡,一名夷山,古所谓“三峡”之二。大江自归州来经之,至县西,始出峡就平地,东入宜都。东南:虎牙山,对岸为宜都之荆门山,下临虎牙滩。更有流头、使君、鹿角、狼尾等滩,皆奇险。

北:黄柏河,下流为桥溪,由桥入江。西北:南沱巡司。又南津、西津、虎诸关。有驿。归州简。府西北三百五里。明属荆州府。雍正六年升为直隶州。十三年复降为州来属。大江自巴东来,东入东湖界。溪源出兴山县南入之,曰。江中有新滩、叱滩及石碣、达洞、独石诸滩,又有马肝、败构、空舲三峡,皆险处也。有南逻、牛巡司。

州城及建坪二驿。阳简。府西南七十六里。明隶夷陵州,属荆州府。雍正六年属直隶归州,十三年来属。北:宜阳。西北:佷山。西:资丘。清江自巴东入,迳武落锺离山,一名难留城山,五姓蛮所从出也。清江俗名阳河,招徠河,又东迳金紫山,平乐河、丹,迳城南,又东入宜都。西有旧关堡、蹇家园二废巡司。有资丘镇。古扞关。

兴山简。府北三百十里。明隶归州,属荆州府。康熙中,直属荆州府。雍正六年属直隶归州。十三年来属。西北:神龙、茅麓。北:罗镜。东:仙侣。西:万朝。城南溪一名县河,建阳、南阳两河入之,涸败沙、九冲河,至城南,始为溪。又南大里溪,至峡门,会大峡。又西南入归州。有关、青林,猫兒关诸隘。又有■d1叶坞,出郧、襄间也。

西北:高寨废巡司。巴东冲,难。府西四百二十五里。明隶归州,属荆州府。康熙中,直属荆州府。雍正六年属直隶归州,十三年来属。东:铁峰。北:青铜。南:巴山,一名金字山。西南:安居。大江自四川巫山来,由巫峡流入,迳城北,出东湖西陵峡,下流至黄梅,入安徽宿松县界。三灞河源出县西北九府坪,支流三,其一入西瀼溪,东曰东瀼溪,迳城北,又东迳牛山。

西南:清江,自建始入,下流入归。山关巡司,移驻县南劝农亭。县城、火峰二驿。乐简。府南一百九十一里。明为五峰司,隶容美宣司,属施州卫。雍正十三年置县,以石梁、浕、茅三司,及阳、松滋、枝江、宜都,与湖南石门等县边地益之,来属。西北:金。南:壶坪。西:五峰山。茅河经县北,会县河入清江。

东:汉洋河,源出东北山中,东经百年关北、渔阳关南,下流至宜都,亦入清江。南:溪河,即渫之上源。西:南湾潭,县丞驻焉。

施南府:简,难。隶施鹤。明,施州卫,属湖庆都司。康熙中,因明制,为施州卫,属荆州府。雍正六年,改为恩施县,属直隶归州。十三年升为府,更名,属湖北布政司,增宣恩、来凤、咸丰、利川。乾隆元年,割四川夔州、建始来隶。东距省一千九百八十里。广四百二十八里,袤四百九十四里。北极高三十度十六分。京师偏西七度二分。

领县六。恩施繁,难。倚。明为施州卫。雍正六年置县,更名。十三年建府治,遂属焉。以原属支罗等地分入他县。西北:都亭。东北:扞山。东:连珠,一名五峰山,下有五峰关。北:清江,源出四川石龙关东诸山,一曰夷,又曰盐汉书“廪君乘土船从夷至盐阳”,即此。经县东,有忠建河及麒麟、金印诸溪注之,下流入于大江。

崔家坝巡司。木贡,县丞驻。宣恩简。府东南八十里。明为施南宣司,属施州卫。康熙时为施南土司。雍正六年属恩施县。十三年置县属府。以忠峒、高罗、木册、东乡、忠建、石虎七司地益之。北:墨达山。南:将军山,败谁河出焉,一曰车溪,又曰酉溪,入来凤,下流谓之漫。漊出县东北莺荒,一曰九谿河,澧之北源也。忠建河在城东,名玉带溪,自咸丰发源,北入清江。

有狮子、东门二关,乾灞巡司。东有东乡镇巡司,裁。来凤简。府南二百七十里。明,散毛宣司,属施州卫。康熙时为散毛土司。雍正六年属恩施县。十三年置县,治司属之桐子园,隶以蜡、大旺、东流、卯峒、漫五司地,属府。东南:翔凤。西北:三尖。西:佛山,与雀兒峰对峙,高峒河出焉。东有佛塘崖,下有佛塘河,即宣恩之败谁河也,流众川,迳峒东流,入于辰河。

有卯峒巡司,滴、老鸦二关。咸丰简。府西南二百二十五里。明为大田军民千户所,属施州卫。康熙时改设巡司。雍正六年属恩施县。十三年置县,以唐崖、龙潭、金峒三司地益之。城内角楼山。东:小关。西北:龙潭河,一曰唐崖河,自利川入,西南入四川黔江,谓之黔。西:龙河,亦自利川入,迳万顷湖南入彭。西南:张家坪巡司。

利川简。府西一百七十八里。明,施南司属之官渡灞石地。雍正十三年置县,以忠路、忠孝、沙溪三司及恩施属之支罗、南坪堡等处益之。东:金字。西:桂子、七药山,江出焉,南与流,谓之龙河,即中清河上源也。北有清江。境内多伏流。有南坪、建南二巡司。建始简。府东北一百二十里。初因明制,属四川夔州府。乾隆元年改属。

南:文山。西:石。东:州基山。西:石山,上有关,马河出,西南右桐木溪、木瓜河,迳禄山,右会广河,至撒毛,入恩施。南有清江,入迳骂跟、景阳河,又东入巴东。有龙驹河。大岩岭镇,县丞驻。

荆门直隶州:冲,繁,疲,难。隶安襄郧荆。明属承天府。顺治初,沿明制,为安陆府属州。乾隆五十六年,升直隶州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南距省治六百里。广二百六十里,袤三百二十五里。北极高三十一度四分。京师偏西四度十六分。领县二。南三十里荆门山。西北:武陵。东:伯夷。西:象山。东南:章山,即内方山。汉来迳城东,亦曰沔,东南入潜江。滨汉为堤,亦自内方山达潜江,为五邑保障。西权,北象河,东南有直江,下流均入汉。又建一名建阳河,上流古通汉,今淤,下流至江陵汇为湖。有建阳镇、石桥镇二巡司,俱有驿。又城有荆山驿。旧设新城镇、仙居二巡司,及荆门所、宜门所,均废。东南有沙洋镇。当阳简。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明属州,隶承天府。顺治初,属安陆府。乾隆五十六年还属。东南:紫盖。东北:林。玉泉山,玉泉出焉。北:沮,自远安来,东南流,巩河、玉泉,至麦城南,与漳会,下流入江。有河溶镇巡司。北:百砦。东:淯溪镇。有驿。远安简。州西一百四十里。明属夷陵州,隶荆州府。雍正十三年直属府。乾隆五十六年来属。西北:鸣凤。北:神马。沮自南漳来,迳县东南流,福河溪、通天楼河、石洋河、龙溪、泥溪、青溪诸,入当阳界。西北:黄柏河。北:南襄堡,西北:砦洋坪汛。

鹤峰直隶:冲,繁,疲,难。光绪三十年,析荆宜施为施鹤,隶之。顺治初,因明制,为容美土司,属施州卫。雍正六年,属恩施县。十三年置州,以五星坪、北佳坪益之,属宜昌府。光绪三十年,升直隶,属湖北布政司。东距省治一千五百五十里。广一百九十五里,袤三百四十五里。北极高三十度。京师偏西六度三十分。东南:柘。东:平山。北:印山。南:天星。西北:巴子山。南:八峰山。有山河,即漊之上源,东南流,大典河入焉。东北:咸盈河,迳巴东入于清江。有奇峰、邬阳、大崖诸关。山羊隘旧属湖南慈利,雍正时来属,设巡司驻之,果坪。

...

(56 / 124)
清史稿

清史稿

作者:赵尔巽
类型:古色古香
完结:
时间:2017-06-02 10:18

大家正在读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沃兹阅读网 | 
Copyright © 200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体中文]

联系途径:mail